学问路上无坦途
王海东
曾经有一份数据显示,当今的中国人已经是最不爱阅读的民族。人们都成了手机控,葬身于抖音,把自己交给了网络——人前所未有的远离自己,新的异化犹如百花竞春,细思极恐。这并非耸人听闻之言,看看我们的高等教育,就能管窥全豹。虽然我们每年毕业的博士人数世界第一,每年的学术出版物世界第一,但是我们的思想变革、学术创新以及方法论的突破,几乎没有。这的确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时代怪题。
而其缘由,好比秃子头上的虱子,正常人都知道。一则是学术机制僵化呆板滞后,行政高于学术,意识形态高于自由思想,庸常化高于创新性,自然就会导致集体平庸,逆淘汰盛行,归海现象日渐增多。二则是绝大多数文人与学者早已随大流,投身于市场经济的洪流,把教育、创作和学术的园地当成名利场,绞尽脑汁以谋稻粱、谋名利、谋权势,自然无暇顾及阅读与学术,沦为精致的利己主义。三则是学问之路并非坦途,需要因缘际会,才能有所成就。而本文则侧重于剖析这一点,唯独“五力”俱全者,且天时地利人和兼具,方可做大学问,成时代的思想家。
所谓学问,即是欲探究人类的命运,寻觅新的出路,并饱含着个人的情感、爱好与理想;既是职业又是志业,既是工作又是生活;包含了术、艺和道,此乃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而其不可或缺的“五力”,为学问的基石,无之,则学问失真、失善且失色;五力,乃定力、功力、愿力、慧力和业力,其内容分述如下。
一为定力。在许多小说和影视中,想必大家都看到过——老僧坐禅的画面,那就是定力,一心不乱,安静祥和地“盘腿而坐”,一座就是数个时辰,甚至数日数月。学问亦如此,需要极高的专注力,能够不为外界所动,静心止念,摒除欲望和杂念,持久地耕耘于自己的思想园地。正所谓不问东西、不求功名、无意于结果,只管潜心耕种。
当然,其前提是兴趣、好奇与使命,若对阅读、思考和探究毫无兴趣的,吾奉劝其还是早日作罢;若已入者,却无兴趣,那就花三五年时间去寻找、去广泛阅读,觅到自己的喜好地。这犹如恋爱,诸君设想:让你与一位自己不喜欢的,甚至是讨厌的人,去谈恋爱,那是何等的残酷——估计跳楼的心都有,想想古代的包办婚姻,的确害了不少怀春青年。这是“种子”,只有种下了,才有后话,否则皆空。
二为功力。无疑,诸君从影视中,无数次看到——武学宗师,或者大侠之类的人,不仅早年勤学苦练,即便是名扬天下后,依旧经常闭关,继续练功,也只有勤而不懈,才能保持优势——文不第一,武不第二;不断提升,独创绝招,才能不败于人。
学问亦是如此,初入门时,需要勤奋阅读,览尽相关典籍,做好笔记,打好童子功;还需求教于方家,抛除门户之见,广收并蓄;同时,不忘与同侪砥砺切磋,取长补短。学习专业之期,还需博览群书,旁通各家,广涉诸学。持之以恒,十余年之后,便有功底,功力自增。此力无捷径,只能日积月累,在点点滴滴的累积中,而渐成气势。切忌心浮气躁,急功近利;须得经年累月的勤修苦炼,才能有些许成就,否则不过是沙中垒塔,经不住风雨的吹打,便零落飘零。
三为愿力。这是佛法里的一个常识,也就是做学问需要有崇高的动机和宏伟的目标。无论修佛,还是做学问,若只是为了一己得失,定难成就。因为一己之私,很容易就能实现,而一旦实现,则无动力继续探究下去。不少僧侣,为了稻梁舍身寺院,不出数年,便能获得捐赠无数,于是近年僧侣欺骗事件一波接一波冲击着人们的认知底线。
而学界的江湖化,也令人大跌眼镜,煌煌专家,干尽勾当,暗取利益,明抢人气,更可怕的是带坏风气,败坏学术生态。而学问愿力,不计个人得失,宏大者探究人类的未来道路,为人类减少痛苦、谋求幸福;微小者为某一学科或领域提供新知识或者新方法,而自己的一生乃是为学问的一生!因此,没有宏伟愿力的人,还不如去生意场上挣钱、官场上争权、舞台上捞名,别在学术圈造作恶业。
四为慧力。在佛法里,评价一个人是否适合修佛的第一要素就是慧根,也就是一个人的智慧是修佛的基础。没有慧根,则无法修行,难有成就。若按今天的说法,慧力的内容,不仅包含基本的智商,还有聆听的素养和理解能力,此外,谦逊而开放的心态也是其题中应有之义。那些自以为修行很高的法师,往往因为我执与傲慢,而障碍了修行的提升。
在学问上,慧力的要求更多,还需要甄别真假的慧眼,鉴别高低的鉴赏力,分别善恶的法眼,并能够永远“认识到自己的无知”——认识自己,完善自己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,方能前行不止,学有所得,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,进行综合创造。
五为业力。业力为佛法的基础,人的轮回皆因业力所致,前世的因缘,决定此世的果报。今生能够抵达什么样的境地,取决于前生的宿业。而不信因果者,则不信此说,以为是忽悠。其实不然,但却需要我们自己去观修,在漫长的修习之中,才能证悟此道——因果不虚,万法皆空。貌似矛盾,实则圆融无碍,一切都是缘起性空,究竟法则为空性,清净无念无妄。这不是“概念”游戏,而是证悟的体验。
在学问上,业力主要体现在——有此善缘者,不仅慧力上乘,且能考上名校,遇到名师,大器早成;而无此善业的人,求学困难、不遇善导师,学亦无所得,一不小心就成了众人笑话的“孔乙己”。古语云:今生读书已觉迟。那些具有文字般若的善业之士,天生过目不忘、口齿伶俐、好学善思,如王弼、李白和苏轼等便是宿慧善根超凡之人。遗憾的是,我们一旦出生,就已经无法选择,甚至也无法改变了,除非有缘得到高人指点,且能够勤于践行,或者是自学《周易》与佛法,自知福命,不断去恶行善,福慧双修,才能有所增益。
青年朋友,常常认为读书乃艰苦之事,此言不假。青年浑身充满活力,静心端坐案前,的确不易,更何况如今还有手机、电脑、消费、美食和远方的诱惑——实在无法安心读书,而且读书的那点快乐,很容易就被其它的快感与刺激冲淡,甚至替代,因此连阅读的乐趣都难以生发和保持。这不得不说,是一个时代的悲哀,人们的视觉娱乐愈来愈低级,愈来愈远离经典,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更加贫乏。我们生在物质空前富有的时代,却也是置身精神最荒芜的岁月。而且是没有办法根治的,只能依靠每个人的“定力”,排除外界干扰,投身经典,方能自救。这样的时代症候,已成学问道路上的最大障碍,可以说是一种“共业”——时代的病症。
时代的问题,个体无法逃脱,只能承受,但若是有清醒的意识,也可化解,或是缓解对自己的损毁。当然,立志做学问,还须有一个健康的身体,长期的伏案阅读、研究与写作,容易损害身体——学者的职业病,如近视眼、颈椎病、腰椎病、痔疮及三高,都成便饭,学者早逝已成常态。身体不仅是革命的本钱,也是做学问的本钱,切不可忽视。
学者几乎没有休息时间,阅读、思考、研究和撰文,已经成为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,工作与业余也无界线,下班仍在上班,周末依然探究,白天与黑夜也没有截然的分别,一旦灵感来临,整个世界就是自己,自己就是一切。因而,也会特别辛劳,但是苦中有乐。故而需要自觉地调适,张弛有度,可学点文艺、体育或养生爱好,以点缀单一的生活,多些益心益脑之法,以便延年益寿。
真正的学者,大多比较清贫,并非他们不知道人情世故,也并非不知道挣钱,而是不愿扭曲自己的性格,更不愿迎奉当权者,而改变自己的品格。独立的个性,是大学问家的底色,没有自由的精神和独立的个性,也就不会有思想的革新。而现实中,不少学者因为不懂人情世故,而遭受打压和排挤。这些苦难,也是学问道上的坑坑洼洼,多不胜数,也无法预测。一个真正的思想家,必须警惕养尊处优的生活——一切优渥的生活犹如腐蚀天才的温床,而苦难则是伟大人格的冶炼厂,虽然经历千锤百炼,苦不堪言,甚至是夭折,但却会迎来风雨后的彩虹。
也许有人会追问,既然学问道上,充满了这么多风险和苦难,那为什么还非要往此路走呢?何不改道挣钱、当官、出名呢?这就是“聪明人”的“深问题”,答案不言自明,于是很多人半途而息,或者改行,或者废弃,偌大一个国家,如此多的博士和教授,却几乎没有什么人能够在学问之路上,一直走到底,至死还有本色的学者寥寥无几。
既然学问是如此劳累而艰苦的事儿,那为啥还有人愿意去为呢?甚至是不婚不娶、无房无车、无权无势、无钱无名,却仍要忝列其中呢?其深层理由,便是宿业所致,此生乃这样的角色。而能为众人所知的缘由,就是精神上的愉悦——阅读伟大的经典,思考深奥复杂的问题,撰写新颖的文章,能够带来超乎寻常的安静、祥和与快乐,这种法喜充满的感觉,着实令人难以忘却。故而,一旦正式踏上学问的道路,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精神愉悦流淌出来,令人乐不思蜀,乐而忘穷,乐而不知老之将至。伏案而死,也是心甘情愿,一种美好的归去方式。
另外,还有一个不太为人知的秘密,那就是在众多的行业里,这是一个不怎么拼爹、拼关系、拼金钱的行业。即使你有一个富豪的爹,他也无法帮你写博士论文,即使出钱请枪手写,他也无法代你答辩,即使搞关系通过答辩,他也无法代替你在讲台上给学生传授知识,因此自身素养是一个重要的条件。于是,很多人,一拿到博士学位,就逃也似地跑出学问的园子。可以说,这个园子是污浊的世间里,最不肮脏的地方,尽管也常有恶行曝光。
同时,这也是一个比较靠谱的行当,即在正常智商的情形下,付出与收获成正向关系。只要在某一领域专注研读三到五年,可收获一本著作,便能小有成就,若是耕耘十年以上,则可成业内的专家,而坚守三十年以上,可成方家。只需投入时间与精力,钻研基本的文献,梳理清楚核心问题,找出前人的解答及其漏洞,然后给出自己的新方案,便可立于方家的行列。而进一步,贯通中西古今,以及其他学科,建构自己的思想体系,也就是思想大家了。而其它行业,都有很多不可控的、不确定的和外界的因素干扰,导致悲剧收场。哪怕是种地,种子的优劣、天气的变化、化肥与农药的使用情况以及市场的波动,都会影响这一年的收成,很可能白忙数月。但是学问这一行,除非自己和大时代骤变,否则都有所获,若具备五力者,则成大家,而随便占其一二力者,若能一直耕耘,也可成专家。最坏的结果就是随心阅读,自由思考,不著一字,无名无利,但却收获精神的乐趣。这样的学问之乐,乃自然之境,是常人无法企及的,我等俗人,不敢奢望,只能不断切近罢了!
今日,正值世界读书日,吾作此文,一则厘清学问之道,绘制一张前行的地图;二则乃是享受写作之乐罢了;三则“黄泉路上无老少”,趁自己活着,还能思考,便将这点细微的感悟书写出来,权作抛砖引玉之举。吾深知自己福浅德薄,命短慧少,故而不敢与千万人同往;于是,选择独自守护这一片寂静的学问园地,安心做一名园丁吧!
己亥年作于昆明九一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