灵丹妙药莫过书
2019-04-23 21:57:27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灵丹妙药莫过书

王海东/文

在商业时代,谈读书,是一件奢侈的事情,也许还是一桩笑话。人们都被香喷喷的金钱诱惑走了,哪里还有心情读书呢?群里聊天、酒吧把妹、网上炒股、KTV唱歌……无一不比正襟危坐看书快爽!所以,当今社会掀起反智浪潮,读书无用论大行其道,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高校生,更爱文凭、关系和名利,而不是阅读与学问。

故而,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情形出现,厌恶读书的高校生们也愈来愈多,以至于我们民族滑向不阅读的群体。即便有所谓的读书,大多限于成功学和心灵鸡汤之类的书籍,且目的明确,那就是如何短频快地获得金钱、名誉和地位,而自己却不受伤害,或者如何自疗伤痛。当然,若要探究其根源,甚为复杂,亦非小文所能承载,况且禁忌太多。在此,吾所呈现者,乃一己读书之体会,权且与相知者分享。

但凡受过教育的都清楚,到目前为止,人类是没有灵丹妙药可以医治一切病痛的。中西医之争,至今无果,便在于皆有自身的优势,又都无灵丹妙药。那么,人间到底有没有灵丹妙药呢?其实是没有的,若非要有的话,那就是书籍,书籍中的经典吧。

最接近灵丹妙药的莫过于经典。书籍,涵盖了人类的理论知识,暗藏着无尽的智慧,关键在于读者如何选取、阅读、理解、接受和实践。善于读书的人,能够在同样的时间里,获得更多的智慧与幸福。与之相随的问题就有:书籍真有如此大的魅力吗?如何选择、阅读书籍?如何将知识转化为生活的智慧?

这是每个人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时,几乎都要反思的问题。也是向知识之海,启程的必要之问。当然,残酷的是,许多人经过探寻之后,不但没有继续航行,而是返航,或者改道而行,驶向名利场去了。只有少数人,或是基于对知识的渴望,对智慧的追求,或是要消除自身的困惑,寻找人类的出路,或是出于自身的爱好,而能义无反顾,坚守到底,驶向未知的领域。

其实,对这些问题,古人们都有回应,只是没那么走心,贴切罢了。大宋皇帝赵恒,亟需人才治国,为鼓励百姓读书,便作《励学》诗激励百姓,“富家不用买良田,书中自有千钟粟。安居不用架高楼,书中自有黄金屋。娶妻莫恨无良媒,书中自有颜如玉。出门莫恨无人随,书中车马多如簇。男儿欲遂平生志,五经勤向窗前读。”成为千百来,中国古代士子们读书的动力,这是教育史上的一针兴奋剂,催促人们前仆后继投身科举洪流。科举也就成了中国读书人无法摆脱的梦魇,金榜题名者疯狂,名落孙山者也疯狂。科举成功者如欧阳修、范仲淹等人,流芳千古,而失败者则如黄巢、洪秀全之流,虽反击腐朽之王朝,但也祸害难书。毫无疑问,这样的信条,限制了读书人的想象力,沉迷于现实的功利,还缺少超越的追求。为名利权势而读书,是多数人所追求的目标,也无可厚非,可被理解。但是,这样的读书,几无可取之处,中国科举一千多年,出了那么多的状元,几无大丈夫,无人干出惊天动地的事业,大多随波逐流,追名逐利,苟且一世,令人叹息。

而真正的读书,尤其是对经典的研读,其意义超乎寻常。当我们拿起一本经典,静静地读下去,孤独渐渐如潮水退去,喜悦随着阳光透过丛林,穿过窗户,暖暖的洒在身上。不同种族民族、宗教信仰、和文化传统的先贤,逐一来到你的书房,亲切的和你交流他们的智慧。我们个人的那点得失,喜怒哀乐,在他们面前微不足道!我们抑郁不得志时,看看如丧家之犬的孔夫子,如何一以贯之地践行仁爱之道。贫穷时,想象一下颜回在陋巷读书的场景,那简单而又自得其乐的场面,生趣盎然。当我们执着于名利权色时,回想一下释迦牟尼王子,是如何断除这一切的,那种空灵与慈悲,怎能不叫人景仰呢?为了践行自己的哲学和城邦的繁荣,苏格拉底宁可牺牲自己,也不愿潜逃。为了拯救人类,年轻的耶稣,不顾性命,走向十字架。还有不少令人,阅之心动,读之激动的圣贤,他们不仅是我们的人生导师,还是我们的知心朋友;他们不仅能够解疑释惑,还能够为我们指明前进的道路。与他们在一起,不仅能够拓宽我们的知识视野,还能够打开我们的人生格局,提高我们的人生境界,无忧无惧,无喜无乐,自在祥和,安乐前行,在真理与爱的生活里,完成此生的修行。

读书的意义太多,除了流行的价值之外,还有每个人独特的感受,难以枚举。恰恰是那独特的意义,对个体而言,弥足珍贵。于我而言,阅读和写作是开启禅定的一把钥匙,在其中,一切喧嚣都随风而去,整个世界都与我无关,所有的杂念如启程的飞机,鱼贯而出,碧空如洗,安静祥和,其效果与持咒念佛诵经一般。快乐的一天,倏然而逝。

学习知识并创造知识,是人和其他动物的一大区别。在生物界里,唯有人这一物种,是可以通过学习而改造自身的,即便先天的基因已经确定,但在后天的学习中,依然可以改变,其结果无法预料,由凡入圣,未尝不可。令人忧虑的是,机器人已经改写了关于人的定义。

既然阅读有如此重要的意义,那么如何阅读,也是一个不可轻视的问题。好在这不是一个新问题,有足够多的答案可供我们参考。感兴趣的朋友们,可以参阅朱熹的读书法,今人有钱穆、梁漱溟和胡适等着人皆有论述,毋须我多言了。

不过,现今是一个网络数据时代,我们的生活已经全盘被网络嵌入,海量的信息占据我们的视网膜,挤进我们的脑神经,消耗我们的时间精力,逼迫我们平庸化。因此,我们要谨慎使用网络,可以利用其查找资料,下载书籍,购买必需品,阅读必要信息,发表作品,但切不可沉迷其中,否则后患无穷,自毁人生。合理使用网络和平台,是一种自制与节制力,更是一种美德。减少网络碎片化的阅读,尽量选择系统的阅读,当然若是有零碎的时间,便可进行这种虚拟文本阅读。在会客候友时,或是友人们争论时,或是乘车如厕时,便可进行网络碎片化的阅读;也可以进行创作,写点随想或诗歌,不失为一种有益的使用时间方式。

然而,真正有效的读书方法,还是集中精力研读经典,反复思索,查阅相关资料,逐字逐句吃透其奥义。此法,貌似笨拙,实是上乘之法。犹如习武之人,皆从基本功入手,非练上一段时间不可,否则根基不稳,难成大器。读书也是如此,对经典必须得下一番苦功,否则无法创新。当然,若是业余人士,则无所谓,不求甚解也罢,唯求快乐便是。而专业人士,则最好如此,尤其是对于专业内的经典书籍,则须进行文本式的钻研,并作读书笔记,最好是电子文档式的笔记,方便撰写专业论文;研读的最佳方式是找到该书的主题,撰写论文,不仅可以吃透该书,还能旁通相关问题和书籍。

若是阅读非专业书籍,可用此法,也可随意读,有感则发,可写文章,也可在书上标画涂写——但仅限于自家的书籍,不可造次于他人书籍。戏言道,媳妇和车,概不外借,其实经典也不能外借。与其借人经典,还不如自买一本,或是送人一本。送人书籍,也是一种美德。虽然这是网络时代,很多人预言纸质出版物将要消失,而余以为非也,不但不会消失,还会越来越高雅,越来越昂贵,变成小众消费的“奢侈品”。说不定,今后判断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如何,只要看看他的书房,就一览无遗了。

谈及这些问题,都触及到“经典”一词,这也是我们无法绕行的难题。对于何为书籍?无人疑惑,一切公开出版物以及许多网络文字和信息,都可算为作品。作品的合法载体,不论纸质的,还是电子的,或其它虚拟形式的,都可当成书籍。在网络时代里,书籍多了一张新面孔,就是电子书。但对于何为经典?却众说纷纭,争议颇多。关于经典的看法,多如群羊与白云,虽然复杂,但还是能找到共相,正如羊和云皆为白色。

不论各民族与文明,皆有自己的经典,那些具有原创性、奠基性、典范性和权威性的作品,且经久不衰地影响着后人,就是经典。经典是智慧之源,不因时代的变迁而失色,不因空间的移动而扭曲,滋养着一切读者。经典是灵魂塑造师,能够造就完美的人格。经典是鲜活的传统,能够将过去与未来连接起来。人类的秘密在其中代代相传,智慧之流永不枯竭。它关乎着人类的命运,滋养着人类的心灵。不过,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,学科分化,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奠基和集大成之作,这便是该学科的经典书籍。经典一定是畅销书,许多人都愿意购买,也乐意阅读,但是畅销书则未必是经典,各领风骚三五周,便不见踪影。

有此分说之后,选择书籍,则较为清晰,因为每个文明与学科的经典,业已成了文化常识和专业入门的基础。只要有心进入该文明或专业的殿堂,则很快就能弄清经典何在,迅速就能登堂入室,不过困难也会接踵而来,能够不畏艰险,一直探索,终有所得者并不多。而对于非经典类的书籍,则难以给出彻底的标准,往往只能根据个人爱好、职业及不确定性因素而论。但有一条建议,但凡不利身心健康之书,最好不读,远离为妙。

吾有一友,自小爱好养蛐蛐,至今不改,每年夏天专请年假,特为蛐蛐远涉重洋而归,花费重金购蛐蛐,喂养蛐蛐,还加入各类蛐蛐群,伺候蛐蛐,斗蛐蛐,忙得不可开交,亦乐在其中。虽与我同岁,但却貌似年轻一辈,气定神怡,几无烦恼,常有喜色。更跌眼镜的是,他并未玩物丧志,长期从事金融业,供职于世界银行,收入可观,且阅尽蛐蛐方面的书籍,是一个超级蛐蛐专家,蛐蛐的一颦一笑他都十分了解,仅凭蛐蛐,就收入不菲。用流行语来说,他这是既有专业,又有特长,两者皆不误,齐头并举,相得益彰。这是国家和平发展的赠礼,想必现今的小孩,能够接受更完备的教育,拥有更多的才艺。未来的社会,怀璧者济济,惟愿各尽其才,造福社会。

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社会,就如何择书而读的问题,难以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。唯有建议,那就是经典常读,次经或专业书选读,业余书泛读,读时思之,找准问题,切中要害,能做笔记更好。还可在购买和阅读之前,通过网络查找相关资料,深入了解书籍的情况,再决定是否投入金钱、时间和精力与之相识相聚?

随之而来,便是如何将知识转换为实践智慧的难题。这是一直困扰人们的人生议题,知与行到底怎样才能融合一体呢?先贤们所给出的答案很多,但问题在于,并不是每个人按图索骥,就能找到宝藏,获得实践的智慧,取得理想的效果。在生活里,经常能看见知行分离、知而不行、不知却行等情形,如“抽烟有害健康”已是常识,可烟民们却熟视无睹,抽烟不止。像自由、平等、正义和法治已成共识,但却有不少政府,贯彻不力,貌合神离,很多公务人员,依然阳奉阴违,活在坏的传统里,扬浊抑清,倒持太阿。不少高知人士,虽学富五车,但却执着于名利,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,成为平庸之恶的推手。所以知而不行,要么是没有真知,要么是为了自身的利益置知不顾,偏离真理和正义之道。

在此,我们必须得将知行合一的前提阐释出来,那就是真理。只有知识是真理时,才有实践的力量。所以培根才会说,“知识就是力量”,在西方知识论的传统里,真正的知识就是真理,真理与实践统一,与生活融为一体,助推着真善美的绽放。这样的知识,不仅能够改造世界,还能够改变我们自身,帮助我们认识自己,调适自己,改善自己,在平凡的生活里展现清净无染的自我。

遗憾的是,现在很多学科都偏离了真理之道,就连哲学也沦为学科知识与意见,而丧失其根本的实践智慧,以至于流派纷呈,自封真理的使者,那些自称为哲学家的人——在书斋里,玩弄语言的游戏,创造几个新概念,写几本书,就幻想着传世不朽。几乎没有思索过,自己的理论与生活相容吗?人们能否以之为人生指南,并活得幸福自在?但凡伟大的经典,都是人生的宝典,人们可以依据《周易》、《圣经》、佛经、《论语》、老庄、《古兰经》及医学经典去生活,并且能够找到心灵的栖居地。而我们今天丰富多彩的学科及其分支交叉点,大多远离生活,学者们一下班,便可将之陈放于办公室,或锁在实验室,还不如手机那般亲切有用。知识降格为意见,几乎没有真理性,成为谋生的工具,这是知行分离的根本原因。

浮躁的社会风气,也使得知识精英们,不甘于为知识而知识,将真理矮化、扁化、异化,打扮成捞取名利的抓手。在我们这个重实际偏功利的民族,问题更为突出。从人们嘲笑“书呆子”的心态,便可管窥全豹;不知世界上还有哪个民族,竟然会把那些满腹经纶,又坚守底线和原则人,调侃为“书呆子”,却为那些投机取巧,灵活多变,窃名偷利谋权的赢家谄媚点赞。如此世风,岂能不扼杀科学与真理的斗士于校园?书呆子的多少,正是一个社会秩序和道德良知的计量器。那些学识惊人的书呆子们,深明人生之理、社会之序、历史之道,而甘愿舍弃个人荣辱,克制自己的欲望,不屑同流合污,不愿参与平庸之恶,默默地守护着原则与底线。对于这样的良善之人,我们当心存敬意,努力向其靠拢。

在知行割裂状态之中,就有虽然知之,但就行不了,这些人的大脑好像缺了一个将知识转化为行动力的“装置”。这也是知识论里,KW(knowing what)与KH(knowing how)的关联性问题,即“是什么”的知识与“怎样做”的知识无法贯通,难以践行。此类情形,在生活之中较多,尤其是在技术性的领域极为凸出,虽有知识与操作说明,却无法顺利完成任务。这样的囧境,不少考过驾照的人都有所体会,开车技术的原理很简单,快速就能记下来,但是却操作不畅,或是挡位挂错,或是拖挡,或是离合与刹车错踩,左右脚及手脚难以协调,或是方向弧度失当,或是瞄点失误,尽管教练反复讲解,甚是恼怒,学员也渴望迅速纠正,但就是无法精准操作。而一旦学会了,开上一年后,回头再温故学车的经历,就会感觉理论虽简易,但要融会于事情之中,产生良好的效果却不易。

正如佛法所论及的四种无碍,即理无碍、事无碍、理事无碍及事事无碍。可以驾车喻之:理无碍,就是拥有完备的驾车及关于车的知识;事无碍,则是拥有娴熟的驾驶技术与车辆;理事无碍,就是不仅有相关知识,还有很好的驾技,且有车可开。事事无碍,不论何种环境、状态和条件下,都能顺利完成驾驶任务。然而,这并非人人都能达到的境界。

事实上,不少人就是难以实现理事无碍和事事无碍。在生活之中,该如何实现这种有效的转换呢?其实孔夫子早有言,“学而时习之”,理论之知必须要反复运用于实践之中,不断操练,学思结合,“温故而知新”细细回顾,专心领悟,则会有更深的理解,能更快地掌握知识,有效地践行。自我反思,不仅仅限于个人的品行,还包括对实践过程的思索,寻找知与行的最佳融合,夫子之言,君子日三省吾身,其中就有“传不习乎”,便指向实践领域。此外,还有一法就是就教于人,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”,虚心向人讨教,不耻下问,必有所得,解开其中的玄妙。若能立志于道,学而不止,行而不息,数法并用,则可闻道,并实现弘道之大业。

于是,夫子又道: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”弘道为知识分子的根本职责,“仁以为己任”。他以豪言壮语明志,震烁千古,成为学人的典范。他一生志于学,求道不懈,弘道不歇,为天下的命运四处奔波,操劳至死。其伟岸的人格与释迦牟尼、苏格拉底、耶稣、穆罕默德及甘地,齐辉于人类思想史之中。

今人,不论文明程度,还是科技与社会条件,远胜于这些圣贤,且所受的教育也优于他们,然而,却少有人甘愿传递这艰苦而又高贵的精神火种,无悔地献身于真理与慈悲之善业。却汲汲于名利,苟且于潜规则,奔波于关系场,将才智用于“套路”,成为高超的“老司机”,掩盖恶行,合法的程序之下隐藏着完美的罪行,致使法律与监督无迹可寻,无可奈何。聪明了!实在太聪明了!一个民族的才智,竟然耗费在这些琐碎的名利上,幸乎?悲乎?

与先贤相比,我辈颜面何在?一个民族的知识精英集体堕落,是最大的悲剧。而这样的悲剧却愈演愈烈,知识分子,今何在?这是一个令人羞耻的问题。无人来回答,更无人来担当。人的觉醒,在知识界中,尤其稀缺,因为多数知识人不知自己是谁,也不知要何为,随波逐流,为稻粮而折腰,为权势而跪舔,却不知没了人的品格,其它都是滩沙烂泥。精明的知识人,抛开“知识分子”的身份,将之等同于“书呆子”,给自己贴上“学者”的标签,以“专家”之名去玩套路,忽悠民众,挣名窃利。学术泡沫美轮美奂,专家们坐在霸主的宝座之上,享受着赞誉和鲜花,以权力操控学术,以关系搞定项目,以手腕拿下奖励,大搞帮派,党同伐异,并继而狂妄地以己见为真理,号召弟子们学习研究,推行于天下,而自己却全然不信,更遑论行之。

如此闹剧,已蔚然成风。不光学界如此败落,其他行业也是每况愈下。若是上医扁鹊见之,不知该如何开方?好在世无扁鹊,连医疗都成难题,谁还医国呢?治于未病,已然是笑话。天道已失,骗子涌现,强盗肆虐。即便缺乏应有的常识,也有人敢自称专家,登台表演。学统凋零,学术之道已支离破碎,以新奇荒诞为创造,誉为极致之美。学术之道,从自我觉醒开始,知晓人之为人,知道自己无知,历经自找苦吃,研读人类经典,掌握基本知识,然后自找问题,自劈园地,不满足于已有的问题和答案,试图另辟蹊径;接着给出答案,自圆其说,自得其乐,乐在其里,淡然而忽于名利,超然于世;进而自我否定,不执着于所谓的创见,推翻再造,而后自我升华,创立更为完满的知识大厦,与真理同行;随之自利利他,获得正见,便要如是生活,弘扬大道,使人受益,但却毫无执念,达于至境——自空涅槃,自在圆满,通达圆融。完成这样的功课,才是知识分子的正道,哪怕无果而终,也是完善的。

可惜,这样的学统遮蔽久矣。人们已经短视的只相信钞票,将自己的人生交予一叠叠“纸”,还荒唐的理直气壮!对他们而言,我这样的言论,要么是彻底的愚见,要么就是醉言醉语。看客们,权当醉后瞎话,一笑了之罢。

余作此文,源于友人与吾详谈阅读的感受,其言曰:难受时书像药,开心时书像水果。书籍能够消除孤独,让你感觉身边全是暖暖的友情。在经典之中,智慧的先贤一个接一个笑着而来,就像与老友对话一样,抛出一堆难解而又迷人的问题。好书如阶梯,能够引人升入圣神之地。妙语连珠,我急着从微信中拷贝下来,生怕弄掉这些珠玉之言。在静心整理时,我思索着用一根线将它们串起来,可惜资质愚钝,未能织就晶莹剔透的“金丝线”与之匹配,只能将就着连起来,犹如凑合着过日子的夫妻,永远无法跟热恋的情人比幸福感一样。还好有书籍弥补不足,在经典之中,不仅能与先贤交友,还能结交此生的友谊,这样的情义,虽不能化为利益,但却是源源不竭的动力,一直温暖着形单只影的灵魂。

唯有至道和圣爱,能够指引我们前行,激励着每一个勇敢而美好的灵魂,走向永恒!而其中的桥梁,便是不朽的经典。人世间的灵丹妙药莫过于书籍,莫过于经典。

2018年10月9日至11日,作于九一斋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